古今“孝”谈

时间:2019-11-26      来源:顾天铎   阅读:2469

                                                孝是一切美德的源泉



摘要:孝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综合而成的。人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一是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的表现:(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2)人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3)人有类似动物的自然欲求,如、食欲、性欲、求生欲;人的社会属性的主要表现:(1)人是社会的产物。(2)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3)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如人的语言、思维、制造使用工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关系等,都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二者统一于人之中,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人的自然属性,就没有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很强烈的社会色彩。


关键词: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血缘;家训



引言:
2016年 1月 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可见,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文明进步离不开良好家风的建设,良好家风的建设离不开个人的立身行道,而个人的立身行道,首先又在于施行孝道。所谓言传身教,指的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发挥祖训家教的精髓内涵,以身作则,严以律己,树家风、正家风、传承家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人民能够将善事父母之心广博于天下人,如果领导干部能够以善事父母之心善事天下百姓,尊之爱之,养之敬之,视百姓如父母,视百姓之父母如自己之父母,则国家必定兴旺。

孝是由人的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综合而成的。“反哺”、“跪乳”是动物性行为,人也有这种天然的动物性,这种天性既是中国人注重家庭血缘关系的文化现象所无法回避的自然前提,也是中国人注重孝传统文化的人性论基础。而中国古人聚居的形式和生存、生产的方式,是中国人重视家庭血缘关系的社会习性的条件。这些都足以使思想家们在阐述中国传统孝观念时得出孝为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的结论。

  孝是由人的天然亲情转换成社会性的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一种规范和道德理念。孝传统之所以得以形成,除了人的天性需要之外,社会性因素在重孝传统的沿传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早已产生了劝导人们模仿的孝的典范,最早和最著名的便是舜,西汉更是出现了一大批著名孝子,以后历代不断。从《晋书》开始,正史中就有了专载“孝子”的体裁和章节。《晋书》有“孝友传”,其中记载了24名孝义之人,此后历代正史(除几部外)皆有记载,如《隋书》、《新唐书》、《旧唐书》、《宋史》等,专列“孝友传”或“孝义传”等。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表现一般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传宗接代。在西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易经》:“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

   "孝"字最早出现在33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组成。《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

  孝字是一个会意字,上部是一个不全的“老”字,下部是一个“子”字。是把"老"字的下半部取消了添加一个“子”字,就是现在的"孝"字。"孝"最基本的寓意是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上面为孩子遮风挡雨;等孩子长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背着父母,这就是"孝"。另一说法是,孝字头上是一个土字加上人字,左边一撇意味着一个身体已有一半入土的老人,极度衰弱,急需子女扶持和照顾。因此,孝道实际上讲的是父母与子女、长辈与晚辈、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依存关系,以及这种依存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孝道也强调了老年人的未尽事业需要年轻人去继承和发扬。

   在中国文化里,“孝道”有着特别的地位。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往往是几代人几百人组成一个大的家族,“孝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对于孝的理解,主要是针对孩子和父母关系的处理。孩子要尊重父母,照顾好父母的生活,而且尊重父母的意见,这只是孝的一方面。

我曾经见过这样的事:有的父母比较狭隘一些,自私一些,只看到眼前的小利益。可是孩子读书和思考以后有了更高的见识,认为做人不能那么自私,更不能只顾及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愚蠢地强调孩子顺从父母,结果就会让孩子走上歧途。 所以,对孝的理解,要看到孩子尊重父母的一面,也要看到孩子和父母都要以大道为最高价值,整个家庭要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共同提高的风气,而不是什么都以父母的说法为准。(尊重、平等)

在古代《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让自己健康成长按正确的原则做人、做事,让自己的名字为后人所景仰,就会让后世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导有方,培养出了一个优秀儿女,这是人行孝尽孝的结束)。

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孝乃第一忠,是“仁”的根本所在。那么,什么是孝呢?《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违礼)。”  

     那么,什么是无违呢?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活着时按礼侍奉;死之后按礼安葬、按礼纪念)”(《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孔子对孝有两个标准,即对老人生前的无违和死后的无违。所谓生前的无违,就是“生,事之以礼”。

怎样才是“生,事之以礼”呢?《论语·为政》记载: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对父母,子女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而担忧)。”《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的孝顺,只是能赡养老人。即使是犬马,都会得到饲养。不敬重,有何区别)?”而现代人谈孝往往落于形式、落于物质的多些,对父母精神层面的关怀却很少,正如胡适先生评价后人的孝“只从这个养字上用力,因此造出许多繁文缛礼来”。
《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随便吃;这样就是孝了吗)?”也就是说。孔子的“生,事之以礼”绝不仅仅是应付差事和对老人物质生活的关心和满足,更是要发自内心、关心和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所谓死后的无违就复杂了。孔子绝不仅仅满足于“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样的简单应付差事,而是继承和牢记先人的家训、政绩、传承祖宗的血脉。

孔子的孝可分为三个方面:1,孝体----也就是儿女要把父母的身体是否有病放在心上。2,孝心----作为父母,养不是他们所要的,他们更多的是:要儿女多多陪伴,多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3,孝色-----作为儿女,要多做让父母开心的事。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加大,我们的父母都在家乡独守老屋,他们在慢慢地老去,作为儿女却无能为力,甚至无动于衷。这是孝道在一步步沦丧,这是传统价值观的悲哀,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

在现实中,有些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懂得感恩,这是孩子需要注意的问题(你们不要管我)。但也有一些父母,自以为是,什么都是自己的对,要求孩子绝对服从,不懂得教育培养孩子的目的就是让孩子长大,学会独立的思考和处理问题,一旦孩子和自己的要求和期待不一致,马上就不高兴,有强烈的控制孩子的企图心,结果自己和孩子彼此痛苦。更可悲的是在一味的管控之下,孩子永远不会长大,更谈不上成就,卵翼之下,如何有伟大的人生?

今天倡导孝,很有必要,但一定要正确理解孝,要引导孩子真心体谅父母的艰辛,真心地爱自己父母、尊重自己的父母,倾听父母的建议;同时,父母和孩子又是互相学习和互相影响的关系,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生,只要孩子积极向上,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是也不可能事事都按照父母的要求来。更进一步,整个家庭要形成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氛围,整个家庭把提高境界、智慧和德行,当做最高的追求,在道和真理面前,一律平等。这样,孩子越来越优秀,家庭越来越幸福,家族越来越兴盛,社会越来越和谐!

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一起努力吧,把孝践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


息县职高:顾天铎

           2019.11.26

作者简介:

顾天铎,河南省息县人,中共党员。信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国学讲师、河南省职教师资培训专家、信阳市优秀社科专家、息县拔尖人才、信阳市作协会员、信阳市“十九大”宣讲团的30名专家之一、社会活动家、公益性国学讲师等。现任息县职教中心国学讲师。主讲《论语》《道德经》等,累计在校内、外的国学讲座达1000多场、受益的人数都在八十万左右,深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更多>>通知公告
首页 论文发表 风水用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文化网          邮箱:18339936@qq.com       豫ICP备120085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