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不留家庭作业,学科质量还名列前茅,这所小学是怎么做到的?

时间:2019-07-15         阅读:5260



不留作业和提高成绩是否矛盾?沈阳铁路第五小学用34年实践给出了近乎完美的答案。


当众多家长奔跑在课外辅导班、为陪孩子写作业而焦虑时,这所小学三任校长坚持34年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实施愉快教育改革试验,学生在兴趣引领下高效融入学习,在愉快教育理念下减负提质。


文 | 王莹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原文刊于《半月谈》2018年第5期,原标题为《34年不留家庭作业,三任校长接力“高效课堂”》。


1

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




“只有教不明白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孩子。知识点就那么多,用不着留作业反复练习。”老校长张秀金说。


铁路五小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源于1984年。那时,学生负担很重,时任校长张秀金决定在全校推行减负,先搞了一个试点班。


方法很简单:向课堂要实效,增加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半年下来,试点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班级。从此,全校一至六年级都不留家庭作业了。


实践课程走进中华饺子文化


“高效课堂”是采访中老师们提到的高频词。


“题海战术是一个误区,教师要把最精华的知识点浓缩到课堂上,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现任校长于莹说,教师要保证学生每一堂课、每一天、每一阶段所学的知识都能在课堂上全部吸收消化,这叫“三清”制度。

    

为实现“三清”,在铁路五小,教师把大量精力用在备课、教学交流上,保障教学的高品质。


五年级于淼老师来到铁路五小后,所有校领导集体听课,为她出谋划策,指导改进课堂教学,在2017“和平区好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她获高年级语文学科冠军。

    

为提高学生高效学习的能力,学校每天下午开设一节15分钟微型训练课程。


从低年级的限时书写、限时记忆,到高年级的思维导图整理交流微型课程设置,使学生记忆、倾听、概括等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极大改善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34年来,铁路五小历任三任校长,不留书面家庭作业的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


对于现任校长于莹来说,坚持不留家庭作业所要承受的压力,这些年来只增不减:


虽然取消了小升初,但升学压力前移,家长对孩子期待更高,各类考试难度也不断提高,不留作业这一招还能否好用?

    

“只要教育理念正确,有决心坚持,‘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得以实现,就不需要家庭作业。”


从参加工作起就在铁路五小、从教26年的于莹探索“学生即未来”的教育主张,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儿童提供适切教育作为核心理念,制定了学校的教育策略和行动方略。



动力航模社团让学生梦想成真

   

如今,铁路五小3个校区已有67个教学班,3100余名学生,仍然坚持全部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2

学生放学之后做什么?




课后不留书面作业,学生回家后做什么?学校就完全不管了吗?


放学后,铁路五小二年级学生史殿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又一次投入到自己最喜爱的冰球训练场上。


他已练习冰球近一年,并在辽宁省冰球联赛上有过精彩表现。


史殿策同学在冰球训练中


两个小时的训练结束后,回到家里他首先打开电视,不是为了看动画片,而是收看整点新闻,临睡前,又看了一会儿班主任推荐的课外书《神奇的校车》。

   

在铁路五小,没有统一的书面作业,但每个孩子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安排放学之后的生活:读小说、做手工、练书法、跳街舞……

    

据介绍,为丰富学生课外活动,铁路五小推荐“有字书”和“无字书”。“


有字书”即传统书籍,通过定期推荐书籍,开设每周一小时阅读课,每月一次读书交流,每学期一次读书节等,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能力和品质。“


无字书”即新闻,通过引导学生每日阅读报纸、听广播、关注网络新闻等,并在每天晨读时进行学生自主“播”“评”“辩”新闻。

读书节图书交换小超市一片火热


学校开设了智能机器人、奥尔夫音乐、数字美术等20门必修课,成立了科技、艺术、健身、读书社、英语俱乐部等60多个选修社团,帮助孩子定位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


同时,进一步丰富学生在校和课后生活,不让他们在“书山题海”中淹没。


3

愉快教育让学生享用不尽




铁路五小四年级家长“天天爸爸”在2016年写给全体一年级新生家长的开学寄语里说:


“学校的办学特点是不留作业、读书、播新闻,用好了这些特点,孩子的知识面和学习效率都会变得不一般。”

   

四年级学生李嘉熙原本学习成绩普通,有时会出现课堂表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情况。


加入学校创客空间社团一年来,他成为学习小组的核心成员和科技小明星。


他带领小组成员共同研究的创新作品——“便携一站式手机伴侣”已入围2018年沈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学校2013年毕业生王洪亮现就读于辽宁省实验中学,在2016年中考曾以744分(满分760分)的成绩名列全市第三名。在铁路五小的学习经历让他受益匪浅。

    

“高中的学习很紧张、很辛苦,每当遇到困难时,我总会想起小学的经历。


那时候阅读的大量书籍,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每天早上看新闻播报,让我养成关注时事政治的习惯,对政治等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机器人社团受到学生欢迎


王洪亮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机器人社团,培养了我动手、创新、空间思维等多方面能力。


解答立体几何题有时都不用画图,在头脑中就能浮现小学用乐高搭建的形体……


铁五的教育包含了太多对成长有用的东西,等到了初中、高中的时候才慢慢显露,让我享用不尽。”

    

一路走来,疑虑和质疑声从未消失,但铁路五小初心不改,坚持探索愉快教育办学新举措。


不断推出微课程、科创课程、研学实践课程等新课程体系,并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


学生学科质量监测名列全区前茅,语文和英语学科成绩在全市试验区55所小学中名列第3名和第4名,近5年获省以上科技、艺术、体育等荣誉上百项。

    

于莹校长表示:


“身为基础教育人,我们将不断传承和发扬愉快教育减负提质的思想精髓,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变革条件下的全新领域。


从学生学习力和学习习惯入手,着眼学生未来的无限可能,提升童年的生命质量。”  


延伸阅读

家长兜不住,天天“累成狗”:家长们吐槽,陪作业陪出焦虑症


文 | 王莹  郑天虹 廖君 仇逸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原文刊于《半月谈》2018年第5期,原标题为《老师甩包袱, 家长“累成狗”》。

有人“心梗住院”,有人“脑出血奔急诊”……家长们无处安放的“陪作业焦虑”近期广受关注。


相关统计显示,中国学生每天写作业超过2小时,而“陪作业”已成为影响家长幸福感,诱发亲子矛盾、家校矛盾的社会问题。


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部门不断出台减负要求,但学生负担为何始终无法降低?



1

谁知作业苦?1个周末12张卷




2017年12月24日是个周末,本想出去过圣诞节的沈阳市三年级学生小宇却不得不埋头写作业。


临近期末考试,学校留了平时两倍的作业:12张卷子加英文单词记忆,其中7张语数英学科的期末冲刺升级卷,5张多音字注音组词卷。


半月谈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中小学生作业量大成为众多家长抱怨的痛点。


深圳一所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反映,语文每天都有背诵,老师还要求写童话短文,600字左右,每周一篇,孩子不会的字特别多,得一个个查字典,这样的作业起码要用2小时。


英语方面,每天都要背诵英文短文,一次是一名外国人介绍他的家庭,人名又多又长总是卡。


孩子从晚上8点背到11点,最后带着哭腔说:


“妈妈,我觉得我永远都背不下来了。”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平台“阿凡题”近日发布互联网教育大数据报告——《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以下简称《写作业压力报告》)。


根据其线上近亿注册用户、线下近百家实体店用户调研数据,中国学生每天写家庭作业2.82小时,或居全球第一。


因为有中考压力,初中生作业量更是惊人。


女儿去年升入黄浦区一所知名初中的上海市家长王珏说,女儿小学上课外辅导班比较少,到了初中就吃足苦头。


“我现在每天晚上都要陪她做作业,基本每天都要写到11点之后,我看实在太晚逼她睡觉,但第二天早上五六点又得狠心叫她起来补作业。


成绩好的学生做作业又快又好,但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有大量的订正、罚抄写。”


2

家长兜不住,天天“累成狗”




当前,孩子写作业与家长关联度越来越密切,不少孩子每天的作业都需要家长配合出题,或者检查签字后,才能完成。


《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中国91.2%的家长有过陪孩子写作业的经历,78%的家长每天陪。


随着孩子年级升高,陪写作业的压力也没有降低,7%的高中生家长中每天陪作业4小时以上。


汉口某小学三年级一名学生家长最近辞职回家,专心给女儿辅导功课。


“孩子小的时候,白天工作晚上带娃,都咬牙坚持下来了。


没想到,女儿上小学以后,每天的家庭作业成堆,复习、预习、背课文、听写、默写、亲子阅读、学唱歌曲、做小报和电子相册……


全都要家长参与才能完成,感觉天天‘累成狗’,再也没有精力应付第二天的工作。”


“孩子太小,自律性差,家长怎么能不陪。”


沈阳家长李女士说,自己都要先把全部作业梳理一遍,再一项一项看着孩子写,还要改错题、讲解、准备水果等,疲惫不堪。


报告显示,75.79%的家庭曾因“写作业”发生过亲子矛盾。家长在面对孩子的作业问题时很容易丧失冷静,为此家长和孩子吵架,甚至抱在一起哭都时有发生。


    

作业量大导致家长对教育不满情绪严重。


“老师课堂不提高效率,把大量题海训练留给孩子。这样的教育太不负责任了。”家长李女士说。

    

深圳一名家长在朋友圈里诉苦:


“孩子很惨,每天没精打采。我能帮的,就是教教教,陪陪陪。”

    

补习机构进一步助长了“作业焦虑”。有学生反映,与学校作业相比,一些补习机构的作业可在手机或iPad上完成,系统立刻批改并有视频讲解。


两相对比,进一步加剧了家长对校内作业的不认可和不理解。


3

家长兜不住,天天“累成狗”




从教育部2013年8月发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到近年来辽宁、广东、江苏多地发布的“减负令”。


都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沈阳市铁路五小校长于莹等专家认为,学校作业屡屡“超量”的原因在于:


当前教育模式还没能形成因校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管理机制,


考试时为了增强区分度,考题越来越难,老师人为拔高了教学标准和作业标准;


此外,一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课后不得不依靠大量“刷题”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专家建议,推进减负重在落实,要减少重复性作业,精准减负。


一是严格控制作业的时长


通过学生评价、家庭评价、教育督导等严格落实“减负令”,杜绝重复性作业,尽可能根据学情,因人而异,分类或分层布置作业。


上海市普陀区针对全区学生在睡眠时间、作业时间等指标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两公示”,即全区所有中小学生课表在区教育政府网站公示,小学生作业情况通过家校互动网络每天向家长公示。


二是提高课堂效率,改变评价体系


于莹说,教师要保证学生每一堂课、每一天、每一阶段所学的知识都能在课堂上全部吸收消化。


二年级学生家长李女士建议,把学生的素质成绩也作为老师的考核内容,这样老师才能扎实推进。


三是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学校教育要多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减少家庭自主增负。”


十九大代表、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年部党支部书记杨丹表示,要减少家长盲目补课的冲动,让孩子得到精神上的减负。


四是“互联网+”或可提供布置作业新思路


有老师表示,如果作业全批全改,每天过半时间都要用来改作业。


科技快速发展,或可为学校作业提供解决新思路:


如借鉴一些培训机构做法,通过APP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人工智能批改,配以讲解视频,学生还可以在线随时向老师求助。




更多>>通知公告
首页 论文发表 风水用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文化网          邮箱:18339936@qq.com       豫ICP备12008538号